首页

美女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9 22:10:29 作者:《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已启动 拟今年9月提请审议 浏览量:21447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王笈)“书香上海 阅见未来”——2024年世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21日在上海徐家汇书院举办。现场发布的《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23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含纸质阅读、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视频阅读)率达97.49%,稳定上升;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2.37本,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本次报告是对于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连续进行的第十二次调查。

4月21日,《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在徐家汇书院发布。 主办方供图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上海市民纸质阅读率达93.7%,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纸质阅读时长正向增长,平均时长达44.2分钟。与此同时,2023年上海市民数字阅读率高达98.2%,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超六成市民每日数字阅读半小时以上,说明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数字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

  59.2%的市民表示,纸质书的书香和触感是电子阅读无法取代的,纸质书页翻动的声音和纸张带来的细腻触感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市民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还包括享受读纸质书时的专注和投入,以及纸质书籍便于深入阅读和保存。

  相比之下,数字阅读因其快捷多样的特点受到市民青睐。88.3%的市民认为电子书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63.3%的市民表示,电子书的“读”书方式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等,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花费较低也是市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83.0%的上海市民使用过公共阅读设施,48.0%的市民每月至少使用1次公共阅读设施。市民最常前往的三类公共阅读设施分别是公共图书馆(58.1%)、书店或书吧(23.6%)、社区阅览室文化站(9.1%);城市书房适应青年群体阅读社交需求,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上海市民对线下公共阅读活动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69.0%的市民在过去一年里至少参与过一项线下阅读活动。其中,参与热度最高的是图书交易活动(如上海书展),其次是文本共读活动(如阅读马拉松等)和与阅读有关的衍生文娱消费活动(如各类阅读市集等)。

  报告指出,整体而言,上海市民已经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书香充盈着市民生活和城市各处,各群体都能得到均衡平等的公共阅读服务,这是“书香上海”的生动诠释。(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曾侯乙铜鉴缶等260余件湖北曾楚文物将赴美展出

“祖父的一生很精彩。他参加过东征,对国共第二次合作作出了特殊贡献……”日前,从新西兰飞抵广州的新西兰首位男性华裔国会议员、黄埔四期生王世英之孙王小选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祖父王世英的峥嵘岁月。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不可否认的是,文学杂志已经是越来越小众的事物。张悦然说,“对很多人来说,文学杂志不是什么必要的东西。但如果还有空间让它存在,我就会继续为之努力。”

2024代表字,台湾“贪”“斗”“骗”

与会的跨国企业表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中国仍然是他们眼中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工作经历,指出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为国家、社会治理以及政府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启示。他就未来进一步发展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相关研究应当置于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同时研究者还应重视对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手段的利用。

伶仃洋上“冲浪”:深中通道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受短波槽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白天陕西省中南部有持续性阴雨天气。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该省大部有吹风、降温、沙尘天气。(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